目前分類:論述 (49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  •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。
    若您是好友,登入後即可閱讀。
  •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。
    若您是好友,登入後即可閱讀。
  •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。
    若您是好友,登入後即可閱讀。
  •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。
    若您是好友,登入後即可閱讀。
  •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。
    若您是好友,登入後即可閱讀。

 

一、前言:為什麼是BBS中的表演?

chuck1582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《台灣民報》「文學」之整理與研究(1923.4.15~1925.12.27)
──一個文學社會學的嘗試

一、前言

chuck1582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摘要

  周金波是活躍於1941-1945年間的台灣作家,是台灣留日學生,學成歸鄉後主要以日文寫作,在《文藝台灣》等刊物發表作品。
  在傳統上,周金波被評價為支持皇民化運動的作家,也因此被貼上了為「殖民政權喉舌」的標籤。九○年代之後,有某些研究指出周金波並不是純粹為殖民政權背書,其作品中也有「很不皇民」的成分。

chuck1582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.《想像的共同體》安德森

  幾乎是出於直覺地,我在讀完這本書時,想到的是著名義大利小說家安伯托‧艾可(Umberto Eco)。1994年,他將他在哈佛大學諾頓講座的六次演講稿及結成書,書名是「Six Walks in the Fictional Woods」。在閱讀《想像的共同體》的時候,我腦中不斷地閃現的就是這個詞:「敘事森林」。我強烈地覺得,用艾可的這個詞來形容這本書,真是再貼切也沒有了。

chuck1582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技術如何啟齒?
──談「青楓案」的調查報告

1.事件

chuck1582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誰在「說」小說?
──And the Soul Shall Dance的敘事觀點

  英國的路伯克﹝Percy Lubbock﹞在其著作《小說技巧論》﹝The Craft of Fiction﹞提到,「我認為小說寫作的複雜技巧問題,關鍵全在敘事觀點﹝point of view﹞──及敘述者與故事的關係上。」台灣當代名家白先勇也十分重視敘事觀點的問題,甚至在《台北人》一書中實驗各種發聲位置對於小說風貌的影響。顯然,對許多批評家和作家而言,敘事觀點幾乎被視作為小說最獨特、最重要的技術之一。

chuck1582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百無聊賴的寂寞
──淺說李清照詞中的「無聊」

  在閱讀李清照詞的經驗之中,最引起我注意的現象,莫過於「無聊」此一情緒、狀態的大量出現。李清照的詞作當中,「慵」、「閒」等一般宋詞常用的字彙大量出現不說,更是時常透過動作、直接抒發來述寫百無聊賴的情形,並隨之引出「閒愁」、「無意思」的內心景觀。我閱讀過的各家詞作很少,所以我不知道這究竟是不是宋詞的書寫傳統之一,但在我的認知中,我不常見到哪個文學家是如此頻繁地以「無聊」作為引子或者甚至以此為主要情緒的。

chuck1582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火光的瞬間
──讀三島由紀夫《金閣寺》

chuck1582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
相關延伸

chuck1582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第四章、世俗禁慾主義的宗教基礎

chuck1582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
做了很久的東西
(事實上至少有快兩個月都在搞這個)

chuck1582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他醉了、飽了,但是他的心的空虛,卻無法可飽。背後的三個人,嘻嘻哈哈的笑聲越來得緊,他越寂寞了,他的心愈空虛了。對於這種寂寞,心的空虛,他衣袋裡的洋錢也無可如何,結果,只有悵悵走回家一法了,他還了帳,置嘻嘻哈哈的笑聲於腦後,他寂寞地走出了亭子,復步出了中山公園。

──張我軍〈誘惑〉

chuck1582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簡化:兩造?四方?

  如前所述,一般媒體﹝以及被他們所影響的觀眾﹞會將整起爭論化約為贊成搬遷的政府機構以及反對搬遷的院民、學者、學生、文史工作者兩個陣營。但事實上,我認為這種分類方式是過於粗糙的了,有遷就媒體操作的簡便而扭曲事實之嫌。另外,由於媒體的角色以及背後的利害關係,媒體也往往簡化了各個陣營的訴求、利益以及性格,使之偏離了真相。雖然在這個事件,每個人都可以衍伸出非常多樣的看法,但我認為仍然可以大約地分為四類:

chuck1582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緣起

  這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議題,其中所牽涉的各方利益、各種價值觀十分複雜,即使經過媒體報導的大幅簡化,樂生療養院的拆遷仍然能夠引起各種糾結僵持的意見。一切盤根錯節的因素及其背後的歷史發展,在我看來是富有思索的趣味的,尤其是在各造的爭執沒有交集的狀況下,究竟要如何取捨裁判?誰有權力或正當性來裁判?或者,這件事真能夠有一個協調之後的折衷方案?

chuck1582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最初的詠嘆調──筆記《楊雲萍集》

  ……然而是麼他初初入到他的家中,剎那,像著平靜如鏡的池中,投入大石一般,罵的罵、唾的唾,不是白眼,便是側目,雖是最愛他,愛這末子的母親也不應他一句,他雖是忍了幾天,然而吃的是烏面飯,入耳的是譏笑咒詛的聲音,講甚末片刻之愉快哩?自此,他也看破了,自暴自棄,再出放蕩,所以……

chuck1582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