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你看到迪士尼推出動畫電影「花木蘭」時,你做何感想?
數位內容
- Dec 27 Mon 2004 19:54
科技、經濟與文化的碰撞──數位內容:以3D動畫電影為例﹝上﹞
- Dec 19 Sun 2004 20:49
撕不毀的兩頁﹝後AV女優時代﹞
一直以來,建青社史上最為津津樂道的一個故事就是:在很久很久以前,當楊照學長還是建青主編的時候,他在校刊上用一些排版、文字上的技巧來嘲諷隔壁女校的一些措施。那期建青發下去之後不久,全校的學生都發現了,並且興奮的懷著這個秘密。偶爾在路上,兩個學生相遇了,便交換一個曖昧的眼神:「這一期建青……。」
這句話只說到一半,也曖昧的消失了。
- Dec 17 Fri 2004 19:45
我只是想要......
那篇小說,很令人食指大動也很令人倒胃口,端看是怎樣的一副消化系統去對付它。
有的時候,那些困難的問題其實都不難,因為到頭來還是會有個例落的正確答案。國文不難歷史不難地理不難,數學不難物理不難,化學不難。分辨荒人手記或鱷魚手記,也並不很難。
- Oct 30 Sat 2004 22:29
採訪逐字稿
你聽我說,事情不是像你所想的那樣的。其實整件事的經過很簡單,不過就是那種每天都會發生,有可能拿去插在沒有新聞可報的報紙裡面的小事。你知道詳細的情形的話你就會懂了。你知道的,就像秋天的落葉多了五片或是十片,你可以因此增加五片到十片秋葉不等的哀愁,但你絕不至於增加到十一片的程度。我說了這麼多你到底清楚了沒有啊?啊?
別理他。我是說別理他,不是別理他,懂我意思吧?這樣說最好是有人聽的懂,恐怕錄音起來再放給他聽一次,他自己都聽不懂。不過他是可以聽懂的吧,因為畢竟他才是他呀。是的你猜的沒錯,他才是當事人,不是他。要先弄清楚誰做了什麼,誰又做了其他的,一件事情的輪廓才會浮現,對吧?你是這方面的專家,應該可以輕易分辨出屬於他的特徵了。
- Sep 23 Thu 2004 22:05
93年建青社課:新詩閱讀以及創作
1. 詩是什麼?
1-1抒發
- Sep 12 Sun 2004 20:09
遺忘旅程
基本上,我是個很健忘的人。
對粗枝大葉個性感到自豪,還因此認為自己不拘小節能成大器者,必然就會像我一樣以極高的頻率,新陳代謝身邊的一切。快到甚至來不及習慣新的狀況,甚至還沒習慣上一個狀況。
但是,我從沒有哪一次像現在這般「代謝」的如此徹底,全身上下、裡裡外外,都像被一陣大雨沖洗過一樣不留一絲痕跡。說穿了我也沒有什麼實質上的重大損失,我只是不小心把那個東西拋棄在路上的某一處風景區罷了吧。畢竟在旅行之中什麼都有可能發生,至少我還遺失過更大件的東西,像轎車之類的。這次真的沒什麼的,我自己說,一定能再找回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