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﹝這是一個與ipod有關的故事‧‧
我知道很詭異哎就別多問吧
然後照例不管真的假的我都得說我還沒修過XD﹞

一、 從工藝課到生活科技課

  長久以來,建中的工藝科便是教師最認真的科目之一。從學長們的描述可以知道,建中的工藝課向來以「難搞」著稱,如果不認真學會課程內容、不按照要求完成作業,老師當起人來絕不手軟。這不只、也不是一門可以賺營養學分的藝能科。
  時至今日,「工藝」這個名詞早已消失在建中的課表上,取而代之的是一年兩學分的「生活科技」。「工藝課」關注的重點是木工、器械;現行的「生活科技」則是以數位傳播科技教育、自動控制電動機器設計製作為主。乍看之下,兩種課程有很大的差異性,其實這僅僅是形式上的差異,它們的教學內容指向同樣的終極目標:科技素養與文化創造。

二、 正要拍出「ET」的少年

  經典科幻片「ET」導演史蒂芬史匹伯在一次電視專訪中,出示了他這輩子拍的第一部電影。十幾歲那年,他用自己存下來的零用錢購買材料,裝設成簡單的佈景及道具,並且自己撰寫劇本、自己拍攝一部關於星際航行的科幻片。電視上播出那部短片。客觀來說,手法及技術都十分幼稚,但卻因為包含了一個少年全副的夢想及熱情而顯的光芒四射。
  數年前,由生活科技老師運作之下,終於將「數位科技」納入正式課程之中,並在89學年度開始,以「短片拍攝」作為課程的主軸。據耿建興老師描述,「……在機器跟剪輯軟體剛來的時候,我也完全不知道該怎麼用。我幾乎是邊看說明書邊上課,甚至很多東西都還是與你們的學長一起『學會』的。」
  第一屆拍攝的短片保存下來的很少,不過卻已經有令人驚艷的表現了。其中「建中形象廣告──劍終神碟篇」(註1)結合電玩等青少年次文化元素,來導覽建中校園內部,展現出青少年的活力及創意。因此雖然在拍攝、剪輯的技術上都還有許多瑕疵,但推出後仍然在網路上轟動一時,連結及影片被大量轉寄、分享,對於一個正在草創階段的課程來說,這樣的成果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。
  這門課程從90學年度以後快速成長,在92學年度普及為所有學生都必須參與的內容。這三年的短片以「廣告」為形式,不限題材,讓學生有充分的發揮空間。作品內容包括社團廣告、真實或虛擬的商品廣告、MV、甚至是奇人軼事,相當多元。技術與內涵也越加精進。除了一般錄製的影片外,還出現了部分或全部FLASH動畫的作品,師生在剪輯等後製軟體的應用上也更加純熟,只要學生耐心處理,不難做出一般電視的效果。而在拍攝編導的概念上也有了長足的進步,如「有你在真好──曼仕德咖啡」(註2),畫面節奏與音樂節奏緊密連結,絲絲入扣。
  在這幾年學長們累積以及網路資訊流通的基礎下,生活科技的這項課程開始獲得大量的外界肯定。如獲得宏碁數位創作獎的「絕地任務之黑星駭客誤入疑雲」(註3)一片,節奏緊湊、剪輯特效也令人驚歎,但很明顯的在創意上有些承襲前述「建中形象廣告──劍終神碟篇」。而獲得行政院新聞局電視小金鐘獎的「生活,隨心所欲」(註4)則融合了包括kurumi MV等影片的元素,展現熱力無窮的年輕張力。其他短片在網路上轟傳,甚至被新聞媒體採訪的也不在少數,如票選為建中2005最佳影片金獎的「芭樂之子──阿草」(註5),諧擬台灣霹靂火等通俗劇,諷刺它們低水準的編劇及技巧,就被非凡新聞台找上。學生導演在訪問中痛快說道:「看那些人還有沒有臉再拍這些高中生都拍的出來的東西。」
  建中短片拍攝成品全數上網,儲存在「深耕頻道」網站中供人自由點閱;另外更藉由每年舉辦的票選影展「駝斯卡」來發表、分享。那是一片星空燦爛,儘管時代不同,無數個如當年史蒂芬史匹柏般的夢想還正閃耀著。

三、 除了生活「科技」之外

  工藝課除了教會我們修理一般器具,也提供我們創作雕塑品的基礎。同樣的,短片教學不只是教會我們紀錄:它可以是一個新創作形式的基礎。高中生參與文化的創造聽起來有些小題大作,但如果沒有那部拙劣的「星際航行」,或許就不會有後來的史蒂芬史匹柏。一片土壤是必要的,儘管上面的幼苗都還稚弱。
  儘管如此,我們還是不能因此就寬容的不對建中學生所拍攝出的短片提出建議。綜觀整個「深耕頻道」,最普遍的弱點是劇情的編導。扣除沒有創意的二流影片外,即使是建中最好的作品,在劇情上也缺乏足夠的深度以及完整性。整個世代普遍缺乏經驗,因此在敘事上很難給予觀眾完整、有說服力的細節來構成情境。
  生活科技是否能只是「科技」?很顯然這是建中數位科技教育將面臨的最大挑戰。運鏡、配樂、剪接等技術是建中最大的優勢,但真正能打動人心的內涵卻嚴重不足,顯示了建中學生在人文素養上的貧弱。再怎麼說,科技都只能是基礎,是工具。「絕地任務之黑星駭客誤入疑雲」雖能夠在學生創作中得獎,但若以客觀標準檢驗,它的技術也沒有什麼特別值得大書特書的,而劇情等內部質感則嚴重單薄。
  在器材價格下降、網路環境提升等因素下,影像敘事必然成為人們紀錄生活的重要方式,因為它比傳統文字圖像增加了動態的效果。數年前建中引進短片教學是很有眼光的舉動,但接下來呢?或許跨科合作?比如說與歷史科推動的校史建構計畫結合,拍攝以校園為題材的紀錄片。甚至可以推而廣之,讓學生的鏡頭走進社會人群之中。冰冷的攝影機,還需要後面有一雙熱切的眼睛才能產生「人」的熱度。

參考資料:
深耕頻道http://sg.ck.tp.edu.tw/ckad/video.asp

註1. 89學年度二年二十一班第一組
http://sg.ck.tp.edu.tw/ckad/onevideo.asp?id=960&typeid=29
註2. 92學年度二年二班第三組
http://sg.ck.tp.edu.tw/ckad/onevideo.asp?id=1125&typeid=29
註3. 93學年度二年二十八班第三組
http://sg.ck.tp.edu.tw/ckad/onevideo.asp?id=1282&typeid=29
註4. 93學年度二年十八班第十組
http://sg.ck.tp.edu.tw/ckad/onevideo.asp?id=1454&typeid=29
註5. 93學年度二年一班第四組
http://sg.ck.tp.edu.tw/ckad/onevideo.asp?id=1346&typeid=29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uck1582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